次韻奉和
次韻奉和。宋代。楊蟠。 聞說西庵好,藤州恐不歸。延年松可食,避世草堪衣。山塢雪應滾,林端梅亦稀。猶憐二禪老,佳句及城扉。
[宋代]:楊蟠
聞說西庵好,藤州恐不歸。
延年松可食,避世草堪衣。
山塢雪應滾,林端梅亦稀。
猶憐二禪老,佳句及城扉。
聞說西庵好,藤州恐不歸。
延年松可食,避世草堪衣。
山塢雪應滾,林端梅亦稀。
猶憐二禪老,佳句及城扉。
唐代·楊蟠的簡介
章安人,字公濟。仁宗慶歷六年進士。為密、和二州推官。詩為歐陽修所稱。蘇軾知杭州,蟠通判州事,與軾唱酬甚多。歷知壽州卒。平生為詩數千篇,號《章安集》。
...〔
? 楊蟠的詩(110篇) 〕
:
傅子馀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歷歷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(xiāng)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曆曆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(xiāng)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:
王惟一
大道古今一脈,圣人口口相傳。奈何百姓不知焉。盡逐色聲迷戀。在邇不須求遠,何消更遇神仙。分明只在眼睛前。日用常行不見。
大道古今一脈,聖人口口相傳。奈何百姓不知焉。盡逐色聲迷戀。在邇不須求遠,何消更遇神仙。分明隻在眼睛前。日用常行不見。
宋代:
顧逢
此山雖小眾山尊,半近吳城半近村。
一壑風煙龍窟宅,滿堂巾盔佛兒孫。
此山雖小衆(zhòng)山尊,半近吳城半近村。
一壑風煙龍窟宅,滿堂巾盔佛兒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