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 (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 ) 是一個漢語成語,拼音是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,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是褒義詞。。。。

拼音讀音
拼音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
怎么讀
注音ㄕ ㄓ ㄉㄨㄥ ㄩˊ,ㄕㄡ ㄓ ㄙㄤ ㄩˊˊ
繁體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
出處《后漢書 馮異傳》:“始雖垂翅回奚,終能奮翼黽池,可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”
例子谷城之變,朕還是不肯治他的罪,仍望他“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
用法復句式;作分句;含褒義。
近義詞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
英語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(lose in hake but gain in herring)
日語ある時失敗したが,別の時その償(つぐな)いを得る
※ 成語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的拼音、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怎么讀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。
在線漢字轉拼音
易放難收 | 話說出去容易,收回來就難了。 |
風言影語 | 捕風捉影的話語。 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林下風致 | 同“林下風氣”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發號施令 | 發、施:發布;下達;號:號令、命令。發布命令;下達指示;進行指揮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千里命駕 | 命駕:命人駕車。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強人所難 | 強:勉強。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一彈指頃 | 手指一彈的時間。比喻時間極短暫。 |
角巾東路 |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
泣不成聲 | 泣:低聲哭。哭得噎住了;連聲音也發不出來。形容極度悲傷。 |
不櫛進士 | 櫛:梳頭。不綰髻插簪的進士。舊指有文采的女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