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兩下子 |
比喻有點本領。 |
個人主義 |
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轍鮒之急 |
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輪焉奐焉 |
形容房屋高大眾多。 |
吸血鬼 |
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錢財、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。 |
力小任重 |
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以弱制強 |
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本末倒置 |
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黃耳傳書 |
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室邇人遙 |
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一鼓作氣 |
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亡命之徒 |
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臭名昭著 |
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以夷制夷 |
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師嚴道尊 |
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慢條斯理 |
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
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無所用心 |
用心:動腦筋。指不動腦筋;什么事情都不關心。 |
母夜叉 |
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一目十行 |
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|
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,結果卻害了自己。 |
阿嬌金屋 |
阿嬌: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(館陶公主又稱“長公主”劉嫖)的女兒。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。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。 |
留戀不舍 |
依戀著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。 |
一清二楚 |
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