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
困:貧乏。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反求諸己 |
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首身分離 |
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鶴立雞群 |
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喟然長嘆 |
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鬼瞰其室 |
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
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百戰百勝 |
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玉卮無當 |
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極重不反 |
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算盡錙銖 |
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快心滿志 |
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到此為止 |
以這里為界限。 |
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見危致命 |
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昂藏七尺 |
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。 |
敗俗傷風 |
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光前裕后 |
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
不置可否 |
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家無儋石 |
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牛驥同槽 |
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時運亨通 |
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臨危授命 |
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。 |
命途多舛 |
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致知格物 |
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一目十行 |
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無惡不作 |
惡:壞事。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。指干盡了壞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