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天地,感鬼神 |
動:感動;感:感動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。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
陳言務去 |
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躡手躡腳 |
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
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源源不斷 |
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。 |
目不忍見 |
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到此為止 |
以這里為界限。 |
主明臣直 |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夷為平地 |
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生公說法 |
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著手成春 |
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離奇古怪 |
十分奇特少見 |
安身立命 |
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欺人自欺 |
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氣味相投 |
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引領翹首 |
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進進出出 |
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撥亂濟危 |
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歡聚一堂 |
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
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無計可施 |
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惹是生非 |
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雞毛蒜皮 |
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
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母夜叉 |
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過五關斬六將 |
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