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|
學習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一軌同風 |
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習非成是 |
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裾馬襟牛 |
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?!?。 |
學而時習之 |
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
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成竹在胸 |
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萬馬奔騰 |
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冠絕一時 |
冠絕:遙遙領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,首屈一指。 |
一哄而起 |
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
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有目共睹 |
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令人滿意 |
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龍爭虎斗 |
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令人作嘔 |
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羽旄之美 |
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錯落有致 |
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春去冬來 |
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升官發財 |
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凡夫俗子 |
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地丑德齊 |
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愛毛反裘 |
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剛愎自用 |
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薪盡火滅 |
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半新不舊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改惡向善 |
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馳魂宕魄 |
形容振撼心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