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諛奉承 |
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有兩下子 |
比喻有點本領。 |
師心自是 |
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浪費筆墨 |
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夜深人靜 |
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
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惜指失掌 |
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連編累牘 |
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成竹在胸 |
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喔咿儒睨 |
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語短情長 |
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望而生畏 |
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將寡兵微 |
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常年累月 |
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斗水活鱗 |
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子繼父業 |
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北斗之尊 |
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移日卜夜 |
指晝夜相繼。 |
忘乎所以 |
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無計可施 |
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光怪陸離 |
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師嚴道尊 |
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憐香惜玉 |
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
坑坑洼洼 |
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