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恤入微 |
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百川歸海 |
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。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。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。 |
掉舌鼓唇 |
炫耀口才,夸夸其談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損人不利己 |
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苦思冥想 |
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如法炮制 |
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。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。 |
流離轉徙 |
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撈一把 |
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反治其身 |
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正人君子 |
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連珠炮 |
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鬼鬼祟祟 |
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善游者溺 |
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道山學海 |
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似是而非 |
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
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子繼父業 |
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
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冒失鬼 |
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悲不自勝 |
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蕩然無余 |
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騰聲飛實 |
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張徨失措 |
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