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葉歸根 |
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(xiāng)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(xiāng)本土。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
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(tài)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背腹受敵 |
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。 |
付之一炬 |
付:交給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給它一把火燒光。指用火燒毀。 |
自我批評 |
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。 |
以權(quán)謀私 |
以:憑借;權(quán):權(quán)力;權(quán)勢;謀:謀求;謀取;私:私利。憑著權(quán)利謀取私利。 |
河魚腹疾 |
指腹瀉。 |
斗唇合舌 |
猶言耍嘴皮子,賣弄口才。 |
鬼爛神焦 |
形容火災(zāi)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。 |
名重一時 |
一時期內(nèi)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春山如笑 |
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官僚主義 |
指只發(fā)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?shù)墓ぷ髯黠L和領(lǐng)導(dǎo)作風。 |
多情善感 |
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化鴟為鳳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水中撈月 |
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吉光片羽 |
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(shù)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生公說法 |
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摧身碎首 |
即粉身碎骨。 |
馬牛其風 |
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閑情逸致 |
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盡誠竭節(jié) |
誠:忠誠。節(jié):氣節(jié),義節(jié)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(jié)。亦作“盡節(jié)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(jié)”、“竭忠盡節(jié)”。 |
生知安行 |
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(xiàn)天下的大道。 |
打退堂鼓 |
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?qū)徖戆讣Y(jié)束。現(xiàn)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故態(tài)復(fù)萌 |
老樣子又重新恢復(fù)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迷離惝恍 |
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麻木不仁 |
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(jīng)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(yīng)遲鈍;漠不關(guān)心。 |
以夷制夷 |
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(nèi)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
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(jīng)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