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悵
詞語解釋
惆悵[ chóu chàng ]
⒈ ?傷感;愁悶;失意。
例羈旅而無友生,惘悵兮而私自憐。——《楚辭·九辯》
惆悵人亡書亦絕,后人無復(fù)見《青囊》!——《三國(guó)演義》
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(dú)悲?——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英melancholy;
引證解釋
⒈ ?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、懊惱。
引《楚辭·九辯》:“廓落兮,羇旅而無友生;惆悵兮,而私自憐。”
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(dú)悲。”
唐 韋瓘 《周秦行紀(jì)》:“共道人間惆悵事,不知今夕是何年。”
宋 蘇軾 《夢(mèng)中絕句》:“落英滿地君不見,惆悵春光又一年。”
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緘書愈疾》:“心惆悵,把佳期翻為災(zāi)瘴。”
巴金 《春》十五:“他惆悵地在 覺民 的窗下徘徊一陣,覺得沒有趣味,一個(gè)人寂寞地走了。”
⒉ ?驚嘆。
引唐 杜甫 《丹青引贈(zèng)曹將軍霸》:“至尊含笑催賜金,圉人太僕皆惆悵。”
仇兆鰲 注引 申涵光 曰:“‘圉人太僕皆惆悵’,訝其畫之似真耳,非妬其賜金也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吳偉飛泉畫圖歌》:“不須對(duì)此更惆悵,會(huì)觀瀑布青天上。”
⒊ ?輕率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丑女緣起》:“卿為臣下我為君,今日商量只兩人,朝暮切須看聽審,惆悵莫交外人聞。”
⒋ ?倉(cāng)猝。
引《敦煌變文集·目連緣起》:“聞此語惆悵歸家,問母來由,要知虛實(shí)。”
《熟煌掇瑣·十四十五上戰(zhàn)場(chǎng)》:“昨夜馬驚轡斷,惆悵無人遮爛(攔)。”
蔣禮鴻 通釋:“這個(gè)‘惆悵’就是倉(cāng)猝的意思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惆悵[ chóu chàng ]
⒈ ?悲愁、失意。
引《文選·陶淵明·歸去來辭》:「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(dú)悲?」
宋·歐陽修〈蝶戀花·誰道閑情拋棄久〉詞:「每到春來,惆悵還依舊。」
近憂傷
相關(guān)成語
- wèi hūn未婚
- wú yuè tóng zhōu吳越同舟
- bù bù步步
- gōng zuò rì工作日
- dēng qiáng登墻
- zhàn yòng占用
- ròu shēn dēng肉身燈
- yáo yuǎn遙遠(yuǎn)
- yī lún一輪
- wǒ mén我們
- bài huài敗壞
- fù zhū dōng liú付諸東流
- zhàn shì占視
- chá bēi茶杯
- yǎn jiǎng演講
- xià diào下調(diào)
- xiǎo shí小時(shí)
- huì yǎn會(huì)演
- xiāo tuì消退
- chì lì lì赤力力
- wō niú蝸牛
- lóng wáng龍王
- yě wú yí xián野無遺賢
- āng zàng骯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