帆檣
詞語(yǔ)解釋
帆檣[ fān qiáng ]
⒈ ?船桅,桅桿。
英mast;
⒉ ?船帆與桅檣,常指舟楫。
英sail and mast;
引證解釋
⒈ ?桂帆的桅桿。
引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孫和傳》“遣之 長(zhǎng)沙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(guó) 吳 韋昭 《吳書》:“和 之 長(zhǎng)沙,行過(guò) 蕪湖,有鵲巢于帆檣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夜聞歌者》詩(shī):“獨(dú)倚帆檣立,娉婷十七八。”
元 王惲 《平望道中》詩(shī):“大艑從東來(lái),帆檣鬱嵳峩。”
⒉ ?借指帆船。
引《舊唐書·高駢傳》:“風(fēng)伯雨師,終阻帆檣之利。”
清 章靜宜 《京口作》詩(shī):“楚 蜀 帆檣千里集,金銀山寺兩峯開(kāi)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帆檣[ fán qiáng ]
⒈ ?掛帆幔的桅竿。
引唐·白居易〈夜聞歌者〉詩(shī):「獨(dú)倚帆檣立,娉婷十七八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五回》:「那江中來(lái)往的船只,杋檣歷歷可數(shù)。」
近帆竿 帆柱
相關(guān)成語(yǔ)
- wèi bì未必
- yān xiāng嫣香
- shēng cún生存
- cháng jiàn常見(jiàn)
- zá cǎo雜草
- duō me多么
- bǎo mǎ寶馬
- hé běi河北
- xiǎo bǎi xìng小百姓
- fù mín富民
- xià diào下調(diào)
- jǐng tì警惕
- wèng shēng wèng qì甕聲甕氣
- tóng lù同路
- lǎo pó老婆
- yìn yí慭遺
- fāng biǎo方表
- zī sè姿色
- píng tóu bǎi xìng平頭百姓
- lì jīng勵(lì)精
- zēng bǔ增補(bǔ)
- zuò jǐn作緊
- huì shāng會(huì)商
- zì yóu zì zài自由自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