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風敗俗
詞語解釋
傷風敗俗[ shāng fēng bài sú ]
⒈ ?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
例傷風敗俗之事。
英offend public decency; be harmful to society's morals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傷風敗化”。敗壞良好的風俗。
引《梁書·何敬容傳論》:“望白署空,是稱清貴;恪勤匪懈,終滯鄙俗……嗚呼!傷風敗俗,曾莫之悟。”
唐 韓愈 《論佛骨表》:“傷風敗俗,傳笑四方,非細事也。”
宋 謝庭芳 《辨惑論》:“是故病疫之家,人皆惴惴焉,無敢踵其門而問之,甚而父子兄弟亦不相救,傷風敗俗,莫甚於斯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一一一回:“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當作‘情’字,所以作出傷風敗化的事來,還自謂風月多情,無關緊要。”
聶紺弩 《探春論》:“嗟呼,香囊而繡著妖精打架,其欺天害理,傷風敗俗,無君無父,斷子絕孫為何如乎!”
國語辭典
傷風敗俗[ shāng fēng bài sú ]
⒈ ?敗壞社會風俗習慣。唐·韓愈〈論佛骨表〉:「傷風敗俗,傳笑四方,非細事也?!挂沧鳌笖』瘋L」、「敗俗傷風」、「敗俗傷化」、「毀風敗俗」、「傷化敗俗」。
引《魏書·卷五五·游明根傳》:「儒者,動存名教,直繩所舉,莫非傷風敗俗。」
近有傷風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