魂不附體

詞語解釋
魂不附體[ hún bù fù tǐ ]
⒈ ?靈魂脫離了軀體。
英soul and body parted;
⒉ ?形容因驚嚇而極度恐懼。
例使小生魂不附體。——元·喬吉《金錢記》
英severely shocked; be frightened out of one's wits;
引證解釋
⒈ ?形容極度恐慌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“諕得兩個魂不附體,急急取路到 九里松 麯院前討了一隻船,直到 錢塘門 上了岸。”
《古今小說·沉小官一鳥害七命》:“誰想仵作見了行刑牌,各人動手碎剮,其實(shí)兇險(xiǎn),驚得婆兒魂不附體,折身便走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〇一回:“鳳姐 嚇的魂不附體,不覺失聲的‘咳’了一聲,卻是一隻大狗。”
⒉ ?形容為情所感,不能自主。
引元 喬吉 《金錢記》第一折:“一個好女子也,生得十分大有顏色,使小生魂不附體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》:“那女子不覺微微而笑, 張藎 一發(fā)魂不附體,只是上下相隔,不能通話。”
⒊ ?謂人死亡。
引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耽思》:“算來不得就好,必須打點(diǎn)些棺裳。一時(shí)魂不附體,大家哭得恓惶。”
國語辭典
魂不附體[ hún bù fù tǐ ]
⒈ ?靈魂脫離肉體。形容驚嚇過度而心不自主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八回》:「不多時(shí),侍從將一紅盤,托張溫頭入獻(xiàn)。百官魂不附體。」
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三》:「猛見他抬起頭來,東山仔細(xì)一看,嚇得魂不附體,只叫得苦。」
近六神無主 魂不守舍 魂飛天外 心驚膽落 失魂落魄
相關(guān)成語
- jì jìng寂靜
- shā tǔ沙土
- qiáng zhì強(qiáng)制
- gǔ jié骨節(jié)
- cháng shì常事
- qīn rén親人
- shēn hòu身后
- jiǎng lǐ講禮
- gōng diàn供電
- nán mù楠木
- kāi gōng開工
- zhōng dùn中盾
- dé yī得一
- zǔn jié撙節(jié)
- yì fēng義風(fēng)
- duì fù對付
- shēng shēng màn聲聲慢
- zhì jǐn質(zhì)謹(jǐn)
- wǔ sè zhào五色詔
- shí huī石灰
- bìng rén病人
- yǔ zhòng bù tóng與眾不同
- guāng dēng光燈
- gēn jù根據(j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