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仇敵愾
詞語解釋
同仇敵愾[ tóng chóu dí kài ]
⒈ ?全體一致地抱著對敵人的仇恨和憤怒。
英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;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; with bitter hatred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;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同仇敵愾”指全體一致地痛恨、打擊敵人。
引語本《詩·秦風(fēng)·無衣》:“與子同仇。”
《左傳·文公四年》:“諸侯敵王所愾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當(dāng)王所怒,謂往征伐之。”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(shí)論選集·論中國之前途及國民應(yīng)盡之責(zé)任》:“我有軍備,我自整之。乃同仇敵愾之軍國民,非殘屠同胞之劊子手也。”
瞿秋白 《亂彈·狗樣的英雄》:“一望見穿上制服的人,就發(fā)生同仇敵愾之心,馬上想動手收拾掉他。”
郭澄清 《大刀記》第五章:“﹝人民﹞為了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(yè),正在同仇敵愾,英勇奮戰(zhàn),抗擊 日本 侵略者。”
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五論“文人相輕”--明術(shù)》:“讀者大眾的對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評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敵慨的。”
國語辭典
同仇敵愾[ tóng chóu dí kài ]
⒈ ?同仇,一致對付仇敵。參見「同仇」條。敵愾,抵御所惱恨的人。參見「敵愾」條。同仇敵愾指共同抱著憤恨心情,齊心同力抵抗敵人。
引清·梁章巨《歸田瑣記·卷五·訥親》:「金川雖云小丑,而老師糜餉,克捷無期。凡在臣子,皆有同仇敵愾之念。」
近戮力同心 合力攻敵
反同室操戈 自相殘殺
相關(guān)成語
- jìn huà lùn進(jìn)化論
- kū mù táng枯木堂
- cí jiǎn yì gāi辭簡義賅
- qiān chuí bǎi liàn千錘百煉
- kǎn tǔ màn砍土鏝
- qí dōng齊東
- shēn hòu身后
- shèn zhì甚至
- ān tǔ lè yè安土樂業(yè)
- nán nán zì yǔ喃喃自語
- xīng bīng興兵
- huà gōng化工
- kǒng fāng xiōng孔方兄
- lù shì録事
- tōng háng通航
- shī sè失色
- cān huì參會
- máo chā矛叉
- tú biǎo圖表
- jī yā積壓
- qíng lǐ情理
- gān hàn干旱
- xiāng jià香架
- chōng qì充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