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懣
詞語解釋
憤懣[ fèn mèn ]
⒈ ?氣憤;抑郁不平。
例是仆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?!抉R遷《報任少卿書》
充滿了憤懣的情緒。
英resentful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憤滿”、“憤悶”。抑郁煩悶。
引漢 司馬遷 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恐卒然不可為諱,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?!?br />《后漢書·蔡邕傳》:“臣不勝憤滿,謹(jǐn)條宜所施行七事表左。”
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廬陵王墓下》詩:“道消結(jié)憤懣,運(yùn)開申悲涼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》:“憤悶胸須豁,交加臂莫攘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》:“﹝君﹞日益讀書,大涵肆於六經(jīng),而時發(fā)其憤悶於歌詩,至其所激,往往驚絶?!?br />溫傳昭 《晴轉(zhuǎn)多云,有雷雨》:“笑和尚 心頭甜蜜蜜的,往天積在心里的憤懣全部煙消云散了?!?/span>
⒉ ?憤慨,氣憤。
引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養(yǎng)生》:“吾見名臣賢士,臨難求生,終為不救,徒取窘辱,令人憤懣?!?br />清 黃鈞宰 《金壺浪墨·吳門秀士書》:“姚江 生擒 漢 奸頭目二十餘口,悉縱之回。此真駑駘才,令人憤懣?!?br />柯云路 《三千萬》:“可是,敷衍的客套,官樣的文章,卻使 丁猛 愈來愈憤懣。”
國語辭典
憤懣[ fèn mèn ]
⒈ ?忿恨不平。漢·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恐卒然不可諱,是以仆終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。」南朝梁·劉勰也作「忿懣」。
引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「楊秉耿介于災(zāi)異,陳蕃憤懣于尺一,骨鯁得焉?!?/span>
近憤怒 憤慨 憤恨 怫郁 怨憤
相關(guān)成語
- mén zhǔ門主
- bō lí quán玻瓈泉
- zhèn zuò振作
- lái dào來到
- yì lǐ邑里
- jiǎng xiàng獎項(xiàng)
- zhí jìn直勁
- jiā jiā hù hù家家戶戶
- jǐng zhǎng警長
- gù tǐ固體
- shuǐ liú水流
- tóu yūn mù xuàn頭暈?zāi)垦?/a>
- yǐng zǐ影子
- wén yuán文員
- sòng huò shàng mén送貨上門
- qún tǐ群體
- yòng jù用具
- yǒu shēng yǒu sè有聲有色
- gāng mù綱目
- qǐ jí企及
- yǒu lǐ shù有理數(shù)
- qīng cǎo dòng青草峒
- guì tǔ dì跪土地
- wèi lù遺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