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步成詩
詞語解釋
七步成詩[ qī bù chéng shī ]
⒈ ?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;應(yīng)聲便為詩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慚色。”后以“七步成詩”稱人才思敏捷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七步成詩”稱人才思敏捷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文帝 嘗令 東阿王 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;應(yīng)聲便為詩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慚色。”
朱自清 《誦讀教學(xué)》:“所謂‘耳治’、‘口治’、‘目治’這誦讀教學(xué)三部曲,日漸純熟,則古人的‘一目十行’、‘七步成詩’,并非難事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七步成詩[ qī bù chéng shī ]
⒈ ?三國(guó)魏文帝令其弟曹植七步中作詩,若無法完成,將處以重刑。曹植出口成章,在七步之內(nèi)吟成詩篇:「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,萁在釜底然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」見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。后用以形容運(yùn)思敏捷,有才氣。
例如:「王先生才高八斗,七步成詩,真不愧是詩詞名家。」
反江郎才盡
※ "七步成詩"的意思解釋、七步成詩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- wěi yuán委員
- cháng shì常事
- wú fǎ wú tiān無法無天
- sōng tǔ松土
- liú chuán流傳
- fèi yòng費(fèi)用
-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
- lù qí路歧
- dòng lì xué動(dòng)力學(xué)
- yī wēi依偎
- jiàn quán健全
- bái yī rén白衣人
- xíng shì形式
- dà yī fú大衣服
- qiè shēng shēng怯生生
- jié yù節(jié)欲
- dōng fāng rén東方人
- gǎi jiàn改建
- dòng tǐ胴體
- shàng jìn上進(jìn)
- shàng cè上策
- huì shēng huì sè繪聲繪色
- běi ōu北歐
- zhèng yì gǎn正義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