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諛
詞語解釋
阿諛[ ē yú ]
⒈ ?說別人愛聽的話迎合奉承。
例吾生為袁氏臣,死為袁氏鬼。不似汝輩諂阿諛之賊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阿諛曲從。
老練的阿諛可以買動一個老實人。
英flatter; toady;
引證解釋
⒈ ?迎合諂媚。
引《漢書·匡衡傳》:“於是司隸校尉 王尊 劾奏:‘ 衡 譚 ……不以時白奏行罰,而阿諛曲從,附下罔上,無大臣輔政之義。’”
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議論》:“彼 全忠 一兇人,猶知以順旨為可殺。而世之小人,方以阿諛為保身之良策,何哉?”
清 陳夢雷 《贈高憲于公》詩:“里曲詎阿諛,風謡附雅豳。”
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她又不屑于學習那諂媚阿諛的妾婦之道來換取婆婆的歡心。”
國語辭典
阿諛[ ē yú ]
⒈ ?阿附諂諛。
引《隋書·卷六一·郭衍傳》:「衍能揣上意,阿諛順旨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三二回》:「吾生為袁氏臣,死為袁氏鬼,不似汝輩讒諂阿諛之賊!」
近諂媚 諂諛 迎阿
反諫諍
英語to flatter, to toady
※ "阿諛"的意思解釋、阿諛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成語
- xiǎng nián享年
- zhǔ dòng lì主動力
- diàn wǎng電網
- zhuàng jié壯節
-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
- xiāng kè香客
- liú fāng bǎi shì流芳百世
- zhuī jié qián追節錢
- shì yóu侍游
-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
- hòu bǔ候補
- cái kuài財會
- shè jì社祭
- nán hū qí nán難乎其難
-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說歹說
- kāi yuán開源
- píng zhāng平章
- kāi jī開機
-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聲載道
- gū jì孤寂
- zhǔ cóng主從
- xīng xīng jī猩猩屐
- lǎo pó老婆
- cè mù側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