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,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,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。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,僅供參考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。
社區居家養老平臺及門店運營方案篇一
9月16日
大1班
本班教室
全體幼兒家長
xx
1、家長了解幼兒本期在園各種活動情況及我班的科研情況。
2、了解幼兒成長記錄冊的填寫情況。
3、了解思維課程的情況。
1、布置家長會現場。
2、幼兒成長記錄冊。
3、新東方幼兒思維訓練教材。
4、家長簽到表,筆。
1、本班幼兒大致情況。
2、教材使用情況及教師備課本展示。
本期我園使用的是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前班教材,共十一本。本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最新頒布的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編寫的,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,分科明確。
展示教師備課本,介紹我班基本教學情況。
3、我班本期重點主要是兩個科研活動,一個是雙語實驗,一個是幼小銜接實驗。
4、幼兒成長記錄冊。
展示以前班上已完成的.幼兒成長記錄冊,并向家長進行介紹,請家長注意收集孩子的作品,并且告訴家長應填寫的部分及應注意的情況。
5、家長注意事項。
(1)請家長督促幼兒完成每天的作業。
(2)請家長讓孩子學習自己
整理書包。
(3)介紹幼兒入園證的使用,強調應堅持使用入園證。
(4)強調入園離園的時間,請家長不要過早送幼兒入園。
(5)請家長注意不要使用幼兒的廁所。
(6)請家長注意保持幼兒園的清潔,不隨手扔東西,不隨地吐痰,不在幼兒園吸煙。
6、思維游戲課程。
介紹思維游戲課程及收費情況,請有意愿的家長登記不交錢。
社區居家養老平臺及門店運營方案篇二
大三班教室
帶班教師
1、 介紹班級新教師。
2、 新學期工作計劃:教育教學: 本學期,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家長的需求。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將從生活中選題,以節日、季節、自我保護、民間藝術、我的家鄉等開展。其間穿插了數學方面的知識,包括數字的認知、數量、時間、空間、方位等知識的傳授。本學期內容比較豐富,學習量大。同時還請家長準備練習本,孩子做練習,對發展孩子會聽、聽懂、理解等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。這也是為進入小學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特色: 本學期要求班班有特色。我不錯的根據孩子的興趣,確定我班的'特色為小主持人。家園聯系欄:我班的“家園欄”將記錄孩子在園的表現。教師對孩子的觀察記錄、孩子的作品,孩子的進步。家長也可以記錄孩子在家的表現、育兒心得等。匯集在幼兒的“家園欄”里。
3、家園共育
1)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
2)、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互相配合。
4、幼兒在園生活情況介紹。一杯二巾制。每個孩子都有有自己固定的小毛巾、小杯子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表識(或小動物或水果)便于幼兒認識。
5、學習自己吃飯。孩子在幼兒園要學會自己用筷子吃飯,很多孩子在家可能會自己吃,大人請配合我們幼兒園盡量讓幼兒使用筷子吃飯。
6、自己穿衣服、疊被子。
7、懂禮貌、講文明。孩子每天入園要和老師、阿姨問好,和小朋友問好。平時要學會禮貌用語。其實孩子的學習很大部分來源于模仿,所以不管是我們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。
家長如有疑問或有何意見、建議,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。讓我們本著“一切為了孩子”的共同目標,攜起手來,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。
社區居家養老平臺及門店運營方案篇三
1.讓家長了解新學期的安排、主要的教育工作、計劃以及家園配合的工作。
2.與家長密切溝通,使家園教育達成一致性。
3.家長之間互相溝通,交流一些育兒心得。
會議過程
1.班級情況介紹
幼兒情況分析:以照片的形式,將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呈現給家長,讓家長直觀的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。
2.本學期工作計劃
介紹學期目標;本學期開展的主題活動:每月主題活動安排;向家長介紹收集材料的方法,列舉上學期開始開展角色游戲活動,在班級中將創設各種區角,如娃娃家,小超市,小醫院等,為了更好地充實的區角材料,提醒家長平時收集家中用過的有用材料;介紹本學期特別活動,如:9月份開展“快樂過中秋親子活動”、11月份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。
3.需家長配合工作
為了孩子的安全,家長在接送孩子時請帶好接送卡,如果忘記請寫好當天的登記日期,幼兒姓名,幼兒所在班級,家庭住址,登記具體時間,進行簽字確認。
對于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習慣的培養,請家長做好家園配合。如洗手、吃飯、午睡、穿脫衣物,擺放衣物和鞋子。鼓勵幼兒在家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請家長不要包辦,不要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。只有良好的家園配合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培養好習慣。
請家長主動關注班級門口的家園之窗,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情況。
對于幼兒園發的通知或告家長書等書面材料,請認真仔細看,并配合做好上面告知的事情。(提醒接送的祖輩家長及時與孩子父母溝通)
服藥服務:需要在園吃藥的家長請將病歷卡和藥一起交給保健醫,藥上寫好班級、服用劑量、幼兒姓名,保健醫會按時給您的孩子服藥。
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物品如:玩具、書籍等。
家長在園、在家都要以身作則,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。
4.教師與家長進行個別互動交流。
社區居家養老平臺及門店運營方案篇四
1.班級基本情況及教室環境、教師配備情況介紹:
xx幼兒人數,男女比例等
xx教室環境介紹——重點介紹家園互動版面等
xx教師自我介紹,
2.介紹本學期班級工作重點
a)介紹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要求
b)介紹新教材試點及要家長配合開展的主題活動。(重點介紹將開展的幾個主題。如:高高興興上幼兒園、去郊游、豐收啦、小兔乖乖、小司機、過新年等等)。
c)介紹本學期我們將開展的一些活動。(親子活動等)
1.能較快地適應集體生活,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。
2.學習入廁大小便,能在老師的幫助下把內衣塞在褲子里。
3.能自然地依次排隊,獨立扶梯上下樓梯。
4.知道飯前洗手,會用毛巾擦手。
5.會自己嘗試用勺進餐,不挑食,能在成人的鼓勵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。
6.能在成人的幫助下,學習穿脫鞋子、衣褲。
7.嘗試用各種辦法,感知周圍事物和現象。
8.嘗試用感官了解事物,認識和辨認物體的形狀、顏色、大小。
9.會用塑積拼搭出簡單的造型,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動手操作的能力。
10.認識一些常用的交通工具,了解它們的特性和功能。
11.觀察冬天的自然現象,并取得相應的生活經驗。
12.對班級環境中鮮艷的顏色和新奇的事物感興趣。
13.能聽懂老師說話的意思,愿意用普通話回答老師的問題。
14.愿意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講說說,培養幼兒說的興趣。
15.愿意參加音樂、美術活動,喜歡嘗試用各種方法表達。
在節日活動中欣賞幼兒園的環境體驗美德感受。
1.督促幼兒天天堅持來園,不遲到,有事事先請假(電話)。
2.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:天天帶手帕,定期修剪指甲、頭發。
3.為了豐富幼兒的知識,激發幼兒觀察欲望,協助孩子關心、照顧自然角,帶一些容易飼養的小動物和能夠發芽,或者生長變化快的植物來幼兒園。
5.為孩子準備一雙跑鞋,便于孩子參與活動。
6.請需要服藥的孩子家長寫清服藥的時間、劑量及孩子姓名,防止吃錯藥的現象發生。
7.為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,家長在家提供一些機會讓孩子自己動手穿脫衣褲、自己吃飯等自己能力所及的小事。
8.介紹本學期開展的大活動。
(1)親子活動
(2)元旦活動
1、切記不要追問孩子。家長總是十分關心孩子剛入園的情況,但是剛入園的日子里,孩子常常很不喜歡幼兒園,不要追問孩子"幼兒園好嗎?""老師好嗎?""老師喜歡你嗎?"等問題,這往往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負擔。
2、切記不要為孩子加餐。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中,家長免不了給孩子準備豐盛的食物,但孩子由于生活規律改變,很容易生病。所以,家長應為孩子準備白開水和水果,避免暴飲暴食。
3、切記不要時送時停。有些家長為了滿足孩子的心理,常常會送兩天停兩天。這樣不利于孩子適應新的環境,當初入園的孩子哭鬧時,應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,但可采取適當提早接孩子回家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緊張情緒。
4、切記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規律。幼兒園的生活是很有規律的:定時午睡,定時午餐。如果孩子在家休息時,父母打破了這些規律,孩子再回到幼兒園時,會需要再調整回原來的休息時間,他很容易感到不適應。
5、家長控制自己的情緒,用積極,輕松的情緒去感染幼兒
(1)用愉快的口氣談論與幼兒園有關的人或事,把孩子入園當作一件喜事來討論與迎接,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。
(2)給孩子正確的心理暗示,"姐姐本領真大,寶寶上幼兒園后也會這么能干的!"一個人玩不開心,幼兒園里的小朋友真多,玩起來一定會很開心!"讓孩子對上幼兒園有期待、向往心理。
(3)盡早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想法:你已經長大,不再是小孩子了,你要暫時離開家,離開爸爸媽媽,到幼兒園與老師、小朋友一起生活,因為小朋友長到這個年齡,都要上幼兒園,等等。
6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。可以多讓孩子與鄰居或朋友接觸,鼓勵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,這樣有利于孩子入園后的合群。
社區居家養老平臺及門店運營方案篇五
1、以家長會為契機,通過交流,增進家長對學校、班級、老師和學生的了解。同時,為培優補差工作打下基礎。
2、共同探討一些教育孩子的話題,幫助家長解決一些困惑。
1、時間:
2、地點:五年級班教室
3、總體程序:家長到教室參加家長會
家長看學生作業展覽及活動資料片
召開家長會
4、班級具體召開家長會程序:
(1)班級家長會開始,班主任致歡迎詞
(2)班主任匯報班級工作(介紹本班情況)
(3)開學以來班級工作中的典型匯報
(4)優秀學生家長、優秀輔導家長名單并頒獎。
(5)家長教子經驗介紹,介紹子女在學校學習、表現情況(重點談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及孩子在各方面取得的進步)
(6)老師對家長的建議及要求
(7)教師與家長交流
(8)家長會結束
1、教室內物品擺放整齊。教室內的桌椅和圖書;勞動工具如何擺放;
2、消除衛生死角:墻上的`文化主題;教室內衛生和走廊衛生;
3、家長會中學生不能到校。如家住的較遠,必須騎車的家長,車子一律擺放在前操場。
4、班級布置工作:(后墻的黑板報及教室內的作業展評欄和圖書角)
5、教室:選1名教師負責簽到和接待工作。
6、準備好學生的作業和試卷,放在桌子上讓家長來到后好看。
社區居家養老平臺及門店運營方案篇六
家長工作一直是我們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提高幼兒素質,促進幼兒全面發展,單靠幼兒園的教育是不夠的,因為對幼兒的教育是一項多層面、多元化的系統工程,需要家庭、幼兒園與社會相互配合方能奏效。現代教育觀強調:只有社會、家庭、幼兒園緊密結合,才能形成現代幼教立體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三維構造,才能使每個孩子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諧發展。
繼續認真貫徹執行《幼兒園工作規程》和《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綱要》中的家長工作精神,以我園的《園務計劃》為指導,以新觀念、新視角、新舉措實現家園共育,提高家教質量,促進幼兒發展。
倡導家園合作,實現家園共育,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,強調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,家園密切配合,形成合力,達成共識,實現家園同步教育,促進幼兒身心健康、和諧的發展。
1、加強教師自身的教育素養,提高家長工作的藝術性
(1)結合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學習,使“合作意識”深入人心。進一步確立為孩子服務、為家長服務的新觀念,在家園交流中,把握好教師與家長互為支持者、合作者的角色關系。
(2)組織家長工作經驗交流或家長工作案例研討會,通過交流、研討、共同分享家長工作的好經驗、好方法,感受做好家長工作的樂趣和成效,促進每位保教人員不斷提高家長工作的水平。
2、加強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,以靈活多樣的方式,使溝通既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突出,從而共商教育策略,協同進行教育。
(1)舉辦多形式有針對性的家教講座。
(2)做好家訪工作。入園前對每個新生進行家訪,入園后進行不定期家訪。
(3)組織并改進家長開放日活動,把“家長開放日”作為家園共育好時機,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,調動家長把所觀、所思、所想反饋出來,互相交流,共同研究家園如何進行教育。使開放活動更深入,更有價值。
(4)充分發揮家委會在家園溝通中的作用,通過家委會幫全體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與要求,溝通、協調家園關系。
(5)通過電話、班級qq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,與家長間架起情感的橋梁,取得家園溝通與合作。
3、注重家長的參與,使幼兒教育更添色彩,為幼兒園工作注入一份堅實的力量,增強教育合力。
(1)發揮家委會的作用,使家委會參與幼兒園的管理,在幼兒園管理、教育、家長工作、后勤等方面的目標、措施等各項工作獻計獻策。
(2)發放家長調查表,請家長對幼兒園各項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。
(3)開展內容豐富的“親子活動”,使家長與幼兒同樂,使家園關系更為密切。
4、注重幼兒園與家庭的互動,形成暢通的'家園雙通道。
(1)利用家教園地向家長介紹幼兒衛生保健、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;宣傳家庭教育的經驗與信息;報道幼兒園活動動態及成果;而且可組織家長開展一些專題討論,從而增進家長與教師的有效互動。
(2)豐富《家長園地》的形式、內容,一方面向家長宣傳科學育而知識,另一方面注重與家長互動,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。
(3)把家長會改為“參與對話式”的家園交流會,家長、老師互拋育兒問題和經驗,闡發自己的意見,相互碰撞,共討科學育兒的實施策略。
(4)開展“書香校園”閱讀活動,營造家園濃厚的文化氛圍。
(5)進一步發揮“家園聯系冊”的功能,使“家園聯系冊”成為家園互相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