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之以法 |
繩:準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繩;給予制裁。 |
林下風致 |
同“林下風氣”。 |
形影相顧 |
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先聲奪人 |
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四書五經 |
四書:亦稱四子書,即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;五經: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經典。 |
烏合之眾 |
合:聚合;眾;許多人。比喻臨時雜湊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。 |
德容言功 |
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二八佳人 |
二八:指十六歲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歲的美女。 |
臨危受命 |
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今來古往 |
猶古往今來。 |
半吊子 |
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冠絕一時 |
冠絕:遙遙領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,首屈一指。 |
挖空心思 |
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進銳退速 |
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戶告人曉 |
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
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刻不容緩 |
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受益匪淺 |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當頭棒喝 |
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困獸猶斗 |
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淺見薄識 |
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騰聲飛實 |
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坑坑洼洼 |
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反戈一擊 |
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大勢所趨 |
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首尾兩端 |
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