審理

詞語解釋
審理[ shěn lǐ ]
⒈ ?審查和處理案件。
例審理案件。
英try; bring to trial;
引證解釋
⒈ ?審訊處理。
引《金史·章宗紀三》:“五月壬辰朔,以旱,下詔責躬,求直言,避正殿,減膳,審理寃獄,命奏事於 泰和殿。”
《元典章·圣政一·肅臺綱》:“所在官司不務存心撫治,以致軍民困苦,或寃滯不為審理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裘文達公行述》:“甲申涂次,命往 福建 審理,復署倉場侍郎。”
郭沫若 《初出夔門》三:“還是他在地方審判廳任事的時候,有一次審理過一件盜案。”
⒉ ?明 親王府的理刑官。
引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一·葛端肅公家訓》:“﹝予﹞以為郡王府止有教授,親王乃有審理, 弋陽王 雖理府事,爵實郡王,據稱添有審理,已為非分,今又卑薄教授,欲以審理輔導,理刑之官,非可兼輔導,若如所請,將來 隴 蜀 之請,又不知其如何。”
國語辭典
審理[ shěn lǐ ]
⒈ ?審查處理。
引《金史·卷一一·章宗本紀三》:「求直言,避正殿,減膳,審理冤獄,命奏事于泰和殿。」
《福惠全書·卷二·蒞任部·堂規式》:「堂上公事,及審理詞訟,如有尊客賜顧,聽事吏須婉詞回復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審理"的意思解釋、審理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dà lǐ shí大理石
- lǐ wǎng理枉
- zhé lǐ哲理
- lián lǐ rú連理襦
- wéi lǐ lùn唯理論
- jiàng lǐ匠理
- lǐ yīng理應
- hé lǐ合理
- lián lǐ zhī連理枝
- tiáo lǐ條理
- méi lǐ lùn沒理論
- lǐ zé理則
- lǐ huà理化
- zhēn lǐ bào真理報
- lǐ guǐ理匭
- lún lǐ倫理
- yuán lǐ原理
- jī lǐ shuō肌理說
- lǐ chǎn理產
- shuō lǐ說理
- dài lǐ rén代理人
-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然
- gōng lǐ公理
- lǐ jiàn理鑒
- yǒu lǐ shì有理式
- wāi lǐ歪理
- cháng lǐ常理
- wén lǐ文理
- zài lǐ huì在理會
- bō ěr lǐ lùn玻爾理論
- lǐ dǒng理董
- bù lǐ cǎi不理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