袍笏登場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身著官服;手持笏板;登場演戲。比喻上任作官;丑行開始(把官場比作戲臺)。
出處清 趙翼《數月內頻送南雷述庵淑齋諸人赴京補官戲作》:“袍笏登場也等閑,若他動色到柴關。”
例子袁世凱倒臺以后,軍閥們又袍笏登場,百姓仍受困苦煎熬。
基礎信息
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
注音ㄆㄠˊ ㄏㄨˋ ㄉㄥ ㄔㄤˇ
繁體袍笏登場
正音“笏”,不能讀作“wù”。
感情袍笏登場是貶義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笏”,不能寫作“茐”。
近義詞走馬上任、逢場作戲
反義詞告老還鄉
英語skilled and magical craftsmanship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釋)
- 目光短淺(意思解釋)
- 高屋建瓴(意思解釋)
- 不二法門(意思解釋)
- 將計就計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閉門讀書(意思解釋)
- 臉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※ 袍笏登場的意思解釋、袍笏登場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轍鮒之急 | 轍鮒: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聾者之歌 | 聾者學人唱歌,卻聽不到歌聲,無以自樂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,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。 |
章甫薦履 | 冠被墊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顛倒。 |
引鬼上門 | 比喻招來壞人。 |
自力更生 |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獲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。更生:重新獲得生命。 |
將計就計 |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蝶粉蜂黃 |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