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而無信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án ér wú xìn
基本解釋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
出處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
暫未找到成語言而無信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言而無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| 成語 | 歷史出處 |
|---|---|
| 以文亂法 |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。” |
| 有膽有識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絕世聰明,有膽有識,今年也是七歲,可憐有才無命。” |
| 鷗鳥不下 |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漚鳥舞而不下也。” |
| 前瞻后顧 | 清·梁章鉅《歸田瑣記·七十致仕》:“死期將至,尚留金紫之班,而必至日暮途遠,夜行不休,前瞻后顧,無所棲歸,不亦太可憐乎!” |
| 難以置信 | 馬克·吐溫《競選州長》:“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,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。” |
| 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| 故步不離 |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。” |
| 投石問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2回:“此名為‘投石問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溝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實地,再沒有聽不出來的。” |
| 源源不斷 |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。” |
| 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