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文王施禮樂,遇桀紂動干戈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,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
基本解釋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紂:商紂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,遇到壞人以武相待。
出處宋·釋普濟(jì)《五燈會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興禮樂,遇桀紂呈干戈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遇文王施禮樂,遇桀紂動干戈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遇文王施禮樂,遇桀紂動干戈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師心自是 |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見有閉門讀書,師心自是,稠人廣座,謬誤差失者多矣。” |
慘不忍睹 |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:“尸首堆積,慘不忍睹。” |
反求諸己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(fā),發(fā)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” |
鼻青臉腫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44回:“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,趁著軍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備,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。” |
頓挫抑揚(yáng) | 宋 魏慶之《詩人玉屑 靖節(jié) 休齋論〈歸去來辭〉》:“陶淵明罷彭澤令,賦《歸去來》,而自命曰辭。迨今人歌之,頓挫抑揚(yáng),自協(xié)聲律,蓋其詞高甚。” |
流離轉(zhuǎn)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婦傳》:“與其婦翁皆賤業(yè),兩人流離轉(zhuǎn)徙者久之。” |
源源不斷 |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。” |
不費(fèi)吹灰之力 |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7回:“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,撫臺便這樣的信從,若替他辦那事,自不費(fèi)吹灰之力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(yǎng)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穩(wěn)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(quán),事成,操右券以責(zé)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