遼東白豕的成語故事

拼音liáo dōng bái shǐ
基本解釋比喻少見多怪。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朱浮傳》:“往時遼東有豕,生子白頭,異而獻之,行至河東,見群豕皆白,懷慚而還。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,則為遼東豕也。”
遼東白豕的典故
東漢大將彭寵跟隨劉秀打天下,并沒有得到重用,他不服幽州長官朱浮的調遣想起兵反叛,朱浮寫信給他,說有個遼河農夫因為生了一頭白頭豬就想去進獻給皇帝,可走到遼東一帶發現那里都是白頭豬就只好打道回府,你就像那個農夫一樣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遼東白豕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敬業樂群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。”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魯迅《自嘲》: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 |
存而不議 | 唐·獨孤及《仙掌銘并序》:“后代揭厲于玄蹤者,聆其風而駭之,或謂詼詭不經,存而不議。” |
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喟然長嘆 |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顏淵喟然嘆曰:‘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’” |
愛才如渴 |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:“嫉惡甚嚴,愛才若渴,此韓愈之面目也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酒后茶余 | 魯迅《而已集 黃花節的雜感》:“從別的地方--如北京,南京,我的故鄉--的例子推想起來,當時大概有若干人痛惜,若干人快意,若干人沒有什么意見,若干人當作酒后茶余的談助的罷。” |
發號施令 | 《尚書 冏命》:“發號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 |
異途同歸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本經訓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異路而同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