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人為善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ǔ rén wéi shàn
基本解釋與:贊成;為:做;善:好;好事。原指贊成人學(xué)好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取諸人以為善,是與人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。”
與人為善的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孟子給學(xué)生上課經(jīng)常拿子路的例子來教育他們:“子路十分虛心聽取別人指出他的毛病與不足,然后加以改正。從歷史上看,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別人的優(yōu)點(diǎn)、長處,自己來實(shí)行善事。如舜、禹等都是如此。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與人為善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與人為善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離經(jīng)辨志 | 《禮記·學(xué)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(jīng)辨志,三年視敬業(yè)樂群,五年視博習(xí)親師,七年視論學(xué)取友,謂之小成。” |
力小任重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”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翩翩起舞 | 唐 李白《高句驪》:“翩翩舞廣袖,似鳥海東來。” |
無法無天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珍大奶奶是個老實(shí)頭,個個人都叫他養(yǎng)得無法無天的。” |
趕盡殺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殺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動蕩不定 |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(tǒng)治時期史話》第77章:“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,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。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高步闊視 | 清·袁枚《新齊諧·冷秋江》:“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闊視,持大扇擊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東》,于于然來。群鬼盡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