宵魚垂化的成語故事

拼音xiāo yú chuí huà
基本解釋《呂氏春秋·具備》:“宓子賤治亶父……三年,巫馬旗短褐衣弊裘,而往觀化于亶父,見夜漁者,得則舍之。巫馬旗問焉,曰:‘漁為得也。今子得而舍之,何也?’對曰:‘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魚也。所舍者小魚也。’巫馬旗歸,告孔子曰:‘宓子之德至矣。使民暗行,若有嚴刑于旁。
出處據《呂氏春秋·具備》載,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治亶父(今山東省單縣),體圣人之化,三年,夜間捕魚的人能將所得小魚重歸水中。
宵魚垂化的典故
春秋時期,宓子賤在亶父擔任地方官。三年后,巫馬旗微服去亶父私訪,看見一個漁夫夜晚打魚,把打上來的魚又扔回河里,就好奇地問他為什么要這樣。漁夫回到說宓子賤不準人捕撈小魚。巫馬旗回去對孔子說宓子賤的教化到位,人們自覺遵行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宵魚垂化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紙老虎 |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94回:“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,望之若真,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,決不能持于久遠。” |
殘花敗柳 | 元 白樸《墻頭馬上》第三折:“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,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,指望生則同衾,死則共穴。” |
轍鮒之急 |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外物篇》:“車轍中有鮒魚焉,曰‘我東海之波臣也,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 |
一夕一朝 |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謂:臣弒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” |
習非成是 | 西漢 揚雄《法言 學行》:“習乎習,以習非之勝是,況習是之勝非乎?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南轅北轍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》:“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,而離王愈遠耳。猶至楚而北行。” |
窮家富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23回:“再者銀子雖多,賢弟只管拿去。俗語說得好:‘窮家富路。’” |
膽如斗大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姜維傳》:“維妻子皆伏誅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維死時見剖,膽如斗大。” |
秣馬厲兵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補卒,秣馬利兵,修陳固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