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東海而死的成語故事

拼音fù dōng hǎi ér sǐ
基本解釋赴:往,去。跳進(jìn)東海淹死。形容決心很大。
出處西漢·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》:“彼則肆然而為帝,則連有赴東海而死耳,吾不忍為之民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赴東海而死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赴東海而死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新仇舊恨 | 唐 韓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舊恨真無奈,須就鄰家甕底眠。” |
想望豐采 | 《明史·馮琦傳》:“數(shù)陳讜論,中外想望豐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 |
自強(qiáng)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(qiáng)不息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止于至善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大學(xué)》:“大學(xué)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(dòng)了公憤,一哄而起。” |
心急如焚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17回:“我越發(fā)覺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沒法的事,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。” |
進(jìn)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(jìn)道若退。” |
己溺己饑 | 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