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龍弄鳳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í lóng nòng fèng
基本解釋①比喻成仙。②比喻騰達。
出處明·陳與郊《義犬》第一出:“騎龍弄鳳之兆,這有何妨。”
騎龍弄鳳的典故
春秋時期,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兒愛上善于吹簫的簫史,跟他學起吹簫。秦穆公成全了他們的愛情,同時為他們建立一座宮殿鳳臺。弄玉很快學會了吹簫,他們在鳳臺吹簫,引來了一只鳳凰前來傾聽,并伴著優美的樂聲飛舞,鳳凰把他們兩人接上天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騎龍弄鳳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澆風薄俗 | 唐 陳黯《辯謀》:“得之則逸身豐家,不得則嫉時怨命,噫,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人才濟濟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2回:“閏臣見人才濟濟,十分歡悅。”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。” |
河魚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 |
陳言務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 |
慌里慌張 |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》:“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,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
撈一把 |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撈一把,可是越撈越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