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簾聽政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uí lián tīng zhèng
基本解釋垂簾:太后或皇后臨朝聽政;殿上用簾子遮隔;聽:治理。指太后臨朝管理國家政事。
出處宋 王偁《東都事略》:“英宗暴得疾,慈圣后垂簾聽政。”
垂簾聽政的典故
唐朝時期,高宗李治繼位,立武則天為皇后。由于高宗體弱多病,在朝不能過久處理政事,就在朝堂御座后掛塊簾子,皇后武則天坐在后面,參與高宗與大臣們討論朝政。高宗死后,武則天就繼續在簾后輔佐年幼的皇帝執政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垂簾聽政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魯迅《自嘲》: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 |
彬彬有禮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83回:“喚出他兩個兒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禮。” |
一時一刻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2卷:“可憐今日我無錢,一時一刻如長年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序:“覺世間變幻之態,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……嘗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處說起。” |
奇才異能 | 唐 吳兢《貞觀政要 擇宮》:“臣愚豈敢不盡情,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。” |
喟然長嘆 |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顏淵喟然嘆曰:‘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’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
慌里慌張 |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》:“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,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 |
汗牛充棟 |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》:“其為書,處則充棟宇,出則汗牛馬。” |
道山學海 | 明·無名氏《鳴鳳記·鄒林游學》:“道山學海功非淺,孔思周情文可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