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園子弟的成語故事

拼音lí yuán zǐ dì
基本解釋見“梨園弟子”。
出處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,書名畫知,屆時齊集湖亭,各演雜劇。”
梨園子弟的典故
唐玄宗十分喜歡音樂,大臣給他講春秋時期宋王修筑練武場墻壁時請歌唱家癸與射稽伴唱,提高勞動效率的故事。唐玄宗想讓音樂發揮更大的作用,就建立音樂學校梨園,經常演奏《霓裳羽衣曲》。唐玄宗還經常親自去梨園看望這些梨園子弟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梨園子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壯氣吞牛 | 明 孫梅錫《琴心記》第二十出:“男兒漢壯氣吞牛,丈夫志豈困荒丘?” |
章甫薦履 | 《文選 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薦履,漸不可久兮。” |
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狐死首丘 | 戰國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鳥飛反故鄉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名重一時 | 宋·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,名重一時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川俱問道。” |
明爭暗斗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。” |
主憂臣勞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臣聞主憂臣勞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會稽,所以不死,為此事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