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望遠的成語故事

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
基本解釋登上高處,看得更遠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遠大。
出處《荀子 勸學(xué)》:“我嘗跂高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見也?!秴问洗呵?順說》:“順風(fēng)而呼,聲不加疾也,際高而望,目不加明也,所因便也。
暫未找到成語登高望遠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登高望遠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 |
棟梁之材 | 南朝 梁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庾子嵩目和嶠,森森如千丈松,雖磊砢有節(jié)目,施之大廈,有棟梁之用?!?/td> |
拭目以待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朝廷舊臣,山林隱士,無不拭目以待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?!鞣餍涠?。” |
鴻鵠將至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誨二人奕,其一人專心致志,惟奕秋之為聽。一人雖聽之,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,思援弓繳而射之,雖與之俱學(xué),弗若之矣。” |
百無一是 |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無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臨,極為難處?!?/td>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
有權(quán)有勢 |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從來有權(quán)有勢的,多不得善終,都是如此。” |
見危致命 |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士見危致命,見得思義?!?/td> |
信以為真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只因他平日冒稱是宰相房玄齡之后,在人前夸炫家世,同僚中不知他的來歷,信以為真,把他十分敬重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