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刺漫滅的成語故事

拼音huái cì màn miè
基本解釋刺:名帖,名片。身藏名片太久,以致名片字跡模糊消失。形容自視甚高,看不起他人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禰衡傳》:“始達潁川,乃陰懷一刺,既而無所之適,至于刺字漫滅。”
懷刺漫滅的典故
東漢時期,平原郡人禰衡,字正平,年輕時十分有才華與文采,性情高傲與剛強,喜歡矯時慢物,少與人交往。興平年間在荊州避難,建安年初,到都城許昌游歷。剛到潁川時,朋友給他一個大人物的名帖,禰衡揣在身上,直到名帖字跡模糊也沒去找他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懷刺漫滅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皆大歡喜 | 《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》:“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” |
徑情直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義,節欲而治,禮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徑情而行也。” |
章甫薦履 | 《文選 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薦履,漸不可久兮。”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穩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,事成,操右券以責。” |
親上成親 | 元·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,爭奈忒達地忒知根,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。” |
風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。” |
魚死網破 | 《杜鵑山》第五場:“他就是張網捕魚,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。” |
室徒四壁 | 《魏書·陽固傳》:“居官清潔,家無余財,終歿之日,室徒四壁,無以供喪,親故為其棺斂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