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
基本解釋上梁:指上級或長輩。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,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。
出處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上不正,下參差。”
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典故
宋朝時,陳州接連發(fā)生自然災害,朝廷派貪官劉得中和楊金吾開倉賣糧,他們假公濟私抬高糧價,還在糧食里摻沙,分量還不夠。老百姓對他們的這種行為極為憤慨,但也沒辦法,只有嘆息:“上梁不正下梁歪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上梁不正下梁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眾多非一 | 漢 王充《論衡 別通》:“孔子道美,故譬以宗廟,眾多非一,故喻以百官。” |
不驕不躁 | 毛澤東《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(行動和作戰(zhàn))和團結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錯誤,謙虛謹慎,不驕不躁,是完全有辦法的。” |
化鴟為鳳 | 語出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揚威耀武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五回:“揚威耀武顯神通,走石飛沙弄本事。” |
直搗黃龍 | 元 脫脫等《宋史 岳飛傳》:“飛大喜,語其下曰:‘今番直抵黃龍府,與諸君痛飲耳。’” |
春冰虎尾 | 《尚書·君牙》:“心之憂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鈿合金釵 | 唐 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唯將舊物表深情,鈿合金釵寄將去。” |
珍樓寶屋 | 《淵鑒類函·佛寺三》:“唐高力于來廷坊建佛寺,珍樓寶屋,竭盡國資。” |
風虎云龍 | 宋 王安石《浪淘沙令》詞:“湯武偶相逢,風虎云龍,興王袛在笑談中。” |
打情賣笑 | 曹禺《日出》第三幕:“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,充滿著各種叫賣、喧囂、女人詬罵、打情賣笑的聲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