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踵思望的成語故事

拼音jǔ zhǒng sī wàng
基本解釋舉:抬起;踵:腳后跟;舉踵:踮起腳跟。形容十分思念,抬起腳后跟張望。
出處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蓋聞中國至仁,德洋恩普……舉踵思望,如怙旱之望雨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舉踵思望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舉踵思望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聲東擊西 | 唐 杜佑《通典 兵六》說:“聲言擊東,其實擊西。” |
安身之處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0回:“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,可乘此機會,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 |
黃臺之瓜 | 《新唐書·承天皇帝倓傳》:“賢終日憂惕,每侍上,不敢有言,乃作樂章,使工歌之。其言曰:‘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猶云可,四摘抱蔓歸。’” |
刑期無刑 | 語出《書 大禹謨》:“刑期于無刑。” |
斷斷續續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4回:“只見水面上或一朵,或兩瓣,斷斷續續,皆有桃花。” |
天昏地暗 | 唐 韓愈《龍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龍移,雷驚電激雄雌隨。”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。”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的。” |
語重心長 | 清 洛日生《海國英雄記 回唐》:“嘆別離苦況,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