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經(jīng)書的成語故事

拼音rú jiā jīng shū
基本解釋中國儒家學(xué)派的經(jīng)典著作。
儒家經(jīng)書的典故
我國儒家學(xué)派的經(jīng)典著作最初是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“六經(jīng)”和周禮、儀禮、禮記“三禮”,宋代為十三經(jīng),即詩、書、易、周禮、儀禮、《禮記》、《春秋左傳》、《公羊傳》、《谷梁傳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、《爾雅》和《孟子》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儒家經(jīng)書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穩(wěn)操勝算 | 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操必勝之?dāng)?shù)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 |
食不充口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無那晚夕的。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空口無憑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 |
巧上加巧 | |
今是昨非 | 晉 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 |
妻兒老少 |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引了妻兒老少,和劉青等心腹三十余人,徑投望江縣天荒湖來。”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30回:“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。蝸角紛爭,惟利是務(wù)。” |
粗服亂頭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儀,脫冠冕,粗服亂頭皆好。時人以為玉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