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出有名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ī chū yǒu míng
基本解釋師:軍隊;名:名義,引伸為理由。出兵必有正當的理由。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師必有名?!?/p>
楚漢相爭時,劉邦趁項羽北上攻打齊王田榮時從陜西臨晉渡過黃河收服了魏王豹,接著占領洛陽城,新城縣董公建議他找一個兵出有名的理由,說項羽當年殺害義帝,舉哀三天,各路諸侯紛紛響應劉邦。劉邦一舉攻下楚國的都城彭城。
師出有名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師出有名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師心自是 | 北齊·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見有閉門讀書,師心自是,稠人廣座,謬誤差失者多矣?!?/td> |
失魂喪膽 | 巴金《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》:“他那四方臉、紫紅臉膛、寬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貫長虹的英雄氣概,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。” |
掉舌鼓唇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9回:“妝女的呈嬌獻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?!?/td> |
四書五經 | 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》:“五經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?!?/td> |
投石問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2回:“此名為‘投石問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溝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實地,再沒有聽不出來的。”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曲》: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?!?/td> |
進銳退速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其進銳者,其退速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