霓裳羽衣的成語故事

拼音ní cháng yǔ yī
基本解釋以云霓為裳,以羽毛作衣。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。
出處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“輕攏慢捻抹復挑,初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。”
霓裳羽衣的典故
唐朝時期,唐玄宗中秋節(jié)在皇宮與方士羅公遠欣賞月景,方士取出拐杖拋向天空,頓時化作巍峨華麗的廣寒宮。他們立即進入廣寒宮,見仙女們翩翩起舞,伴著幽雅的仙樂。唐玄宗暗中記下樂曲回來后讓樂師作成《霓裳羽衣》,楊貴妃也扮仙女跳舞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霓裳羽衣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及時應令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一回:“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令的棉袍褂,預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|
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 | 呂振羽《簡明中國通史》第九章:“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,品質(zhì)卻是最惡劣的。” |
空空蕩蕩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蕩蕩,冷冷清清。” |
出師無名 | 《新唐書·東夷傳·高麗》:“莫離支殺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師無名哉?”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嚴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,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。” |
云天霧地 | 周立波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。就是有點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。” |
望而生畏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堯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 |
絆腳石 | 毛澤東《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至于蔣介石呢,他消極抗戰(zhàn),積極反共,是人民抗戰(zhàn)的絆腳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