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聞異辭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uán wén yì cí
基本解釋傳聞:原指久遠的事,后指聽來的傳說;異辭:原指措詞有所不同,后指說法不一致。指傳說不一致。
出處《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:“所見異辭,所聞異辭,所傳聞異辭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傳聞異辭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傳聞異辭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貧賤不移 | 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?zhèn)鳌罚骸鞍杠囼T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源源不斷 | 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見之,故源源而來。” |
可想而知 | 宋 王楙《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》:“而郊以吟詩廢務,上官差官以攝其職,分其半祿,酸寒之狀,可想而知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
取而代之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與籍俱觀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 |
萬馬奔騰 | 宋 劉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盡意無盡,萬馬奔騰山作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