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處不易的成語故事

拼音lái chù bù yì
基本解釋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,經過了艱苦努力。
出處明·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?!?/p>
朱柏廬是明末昆山人。他父親在抵御清軍時遇難,他扶著母親、帶著弟妹輾轉流離,極是辛苦。清朝統一天下后,他無心為官,在鄉里教授學生,潛心做學問,說“讀書志在圣賢”。 他的學識很淵博,但他更重視人的品德培養。他說: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為艱?!?“看見富貴而嫉妒的人最可恥,遇到貧困而驕傲的人最下賤?!薄白隽松剖孪胍丝匆姡皇钦嬲纳屏?,做了惡事害怕人知道,就是真正的惡。”
來處不易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來處不易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慘不忍睹 |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:“尸首堆積,慘不忍睹?!?/td> |
一軌同風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天下?!?/td> |
鼠憑社貴 | 南朝 梁 沈約《恩幸傳論》:“曾不知鼠憑社貴,狐藉虎威,外無逼主之嫌。” |
將功補過 | 《晉書 王敦傳》:“當令任不過分,役其所長,以功補過,要之將來?!?/td> |
空費詞說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三:“仆有一計,于兄甚便。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,未必能行,使仆空費詞說耳!” |
供不應求 | 《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》:“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,每天生產一至二噸,供不應求?!?/td> |
隳肝瀝膽 | 唐·元稹《上裴度相公書》:“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,暮許之以專席,厚則厚矣,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,亦難哉!” |
魚死網破 | 《杜鵑山》第五場:“他就是張網捕魚,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?!?/td> |
徇私舞弊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83回:“誰想這伙官員,貪濫無厭,徇私舞弊,克減酒肉?!?/td> |
度己失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