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又札七十七舉子詩以賀之
吳又札七十七舉子詩以賀之。清代。陳恭尹。 周武九十三,諸子皆象勺。尚父八十馀,有女登椒閣。家國屬當興,瑞氣因回薄。老蚌毓明珠,枯叢秀花萼。君德厚且長,琴書久無托。同人咸注望,熊夢果不錯。于茲近八旬,得震才一索。揆之昔圣賢,興符自今作。足為壽考徵,豈獨生兒樂。不見群飛雛,出自千年鶴。
[清代]:陳恭尹
周武九十三,諸子皆象勺。尚父八十馀,有女登椒閣。
家國屬當興,瑞氣因回薄。老蚌毓明珠,枯叢秀花萼。
君德厚且長,琴書久無托。同人咸注望,熊夢果不錯。
于茲近八旬,得震才一索。揆之昔圣賢,興符自今作。
足為壽考徵,豈獨生兒樂。不見群飛雛,出自千年鶴。
周武九十三,諸子皆象勺。尚父八十馀,有女登椒閣。
家國屬當興,瑞氣因回薄。老蚌毓明珠,枯叢秀花萼。
君德厚且長,琴書久無托。同人鹹注望,熊夢果不錯。
于茲近八旬,得震才一索。揆之昔聖賢,興符自今作。
足為壽考徵,豈獨生兒樂。不見群飛雛,出自千年鶴。
唐代·陳恭尹的簡介
陳恭尹(1631 ~1700),字元孝,初號半峰,晚號獨漉子,又號羅浮布衣,漢族,廣東順德縣(今佛山順德區)龍山鄉人。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。清初詩人,與屈大均、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。又工書法,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。有《獨漉堂全集》,詩文各15卷,詞1卷。
...〔
? 陳恭尹的詩(1197篇) 〕
唐代:
司空曙
藹藹鳳凰宮,蘭臺玉署通。夜霜凝樹羽,朝日照相風。
官附三臺貴,儒開百氏宗。司言陳禹命,侍講發堯聰。
香卷青編內,鉛分綠字中。綴簽從太史,鏘珮揖群公。
藹藹鳳凰宮,蘭臺玉署通。夜霜凝樹羽,朝日照相風。
官附三臺貴,儒開百氏宗。司言陳禹命,侍講發堯聰。
香卷青編內,鉛分綠字中。綴簽從太史,鏘珮揖群公。
唐代:
白居易
酒助疏頑性,琴資緩慢情。有慵將送老,無智可勞生。
忽忽忘機坐,倀倀任運行。家鄉安處是,那獨在神京。
久貯滄浪意,初辭桎梏身。昏昏常帶酒,默默不應人。
酒助疏頑性,琴資緩慢情。有慵將送老,無智可勞生。
忽忽忘機坐,倀倀任運行。家鄉安處是,那獨在神京。
久貯滄浪意,初辭桎梏身。昏昏常帶酒,默默不應人。
宋代:
許及之
不見融州夏涉秋,居然款對豁羈愁。
猶存尊足憐同病,不擊虛舟任打頭。
不見融州夏涉秋,居然款對豁羈愁。
猶存尊足憐同病,不擊虛舟任打頭。
清代:
屈大均
寡婦得丹穴,禮抗萬乘君。百尺懷清臺,煌煌巴水濱。
丈夫無貨財,為德將何因。觀時得權變,白圭誠智人。
寡婦得丹穴,禮抗萬乘君。百尺懷清臺,煌煌巴水濱。
丈夫無貨財,為德將何因。觀時得權變,白圭誠智人。
宋代:
張耒
微春已動陳根綠,晴日初流大澤澌。
客路苦寒惟飲酒,老年便暖屢添衣。
微春已動陳根綠,晴日初流大澤澌。
客路苦寒惟飲酒,老年便暖屢添衣。
唐代:
權德輿
書來遠自薄寒山,繚繞洮河出古關。
今日難裁秣陵報,薤歌寥落柳車邊。
書來遠自薄寒山,繚繞洮河出古關。
今日難裁秣陵報,薤歌寥落柳車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