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秋江回驛圖
題秋江回驛圖。明代。吳伯宗。 大江瀉奔流,浩蕩去不息。青岑列兩岸,倒影搖空碧。樓高野陰闊,錦樹覆沙驛。帆落天際云,人歸渡頭夕。緬懷滄洲趣,萬里見秋色。長嘯倚西風,因之豁胸臆。
[明代]:吳伯宗
大江瀉奔流,浩蕩去不息。青岑列兩岸,倒影搖空碧。
樓高野陰闊,錦樹覆沙驛。帆落天際云,人歸渡頭夕。
緬懷滄洲趣,萬里見秋色。長嘯倚西風,因之豁胸臆。
大江瀉奔流,浩蕩去不息。青岑列兩岸,倒影搖空碧。
樓高野陰闊,錦樹覆沙驛。帆落天際雲(yún),人歸渡頭夕。
緬懷滄洲趣,萬裡見秋色。長嘯倚西風,因之豁胸臆。
唐代·吳伯宗的簡介
江西金溪人,名祏,以字行。洪武四年初開科,廷試第一。授禮部員外郎,與修《大明日歷》。以不附胡惟庸,坐事謫居鳳陽。上書論時政,因言惟庸專恣。帝得奏召還,命使安南。歷官武英殿大學(xué)士,后坐事降檢討。十七年又坐事謫云南卒。有《南宮》、《使交》、《成均》、《玉堂》四集。
...〔
? 吳伯宗的詩(98篇) 〕
明代:
胡應(yīng)麟
乞得真形圖,五嶽在指掌。撫琴一動操,欲令衆(zhòng)山響。
明代:
于慎行
如何塵外侶,亦受世間名。佛果修無漏,官階號不更。
紫衣宮錦制,丹誥法音迎。為問酬恩地,朝朝梵誦聲。
如何塵外侶,亦受世間名。佛果修無漏,官階號不更。
紫衣宮錦制,丹誥法音迎。為問酬恩地,朝朝梵誦聲。
明代:
湛若水
多年不見宜山子,到我來時作別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風浪各方天。
可堪插翅隨鳧翥,不盡揮弦送鳳騫。北斗瞻依意何極,貫城應(yīng)在五云邊。
多年不見宜山子,到我來時作別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風浪各方天。
可堪插翅隨鳧翥,不盡揮弦送鳳騫。北鬥瞻依意何極,貫城應(yīng)在五雲(yún)邊。
宋代:
趙希逢
學(xué)行何必過邯鄲,匍匐歸來指謾彈。
萬事不如安分好,人心何事險於灘。
學(xué)行何必過邯鄲,匍匐歸來指謾彈。
萬事不如安分好,人心何事險於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