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游天竺
九日游天竺。宋代。李石。 霞影塔觜紅,嵐光佛頭綠。沙明疏柳外,尋路繞湖曲。遠客誰與俱,斯游未為獨。佳處心自領,未易語童仆。應接敢憚煩,山水相追逐。此間有魚鳥,怪我來不速。都城無閒官,旬謁廢休沐。幸茲九日臨,及此秋氣淑。醺酣豈無分,登眺寧免俗。起行九里松,試插一枝菊。西風莫欺客,破帽雙鬢禿。未敢醉向人,藕泉漱新馥。
[宋代]:李石
霞影塔觜紅,嵐光佛頭綠。
沙明疏柳外,尋路繞湖曲。
遠客誰與俱,斯游未為獨。
佳處心自領,未易語童仆。
應接敢憚煩,山水相追逐。
此間有魚鳥,怪我來不速。
都城無閒官,旬謁廢休沐。
幸茲九日臨,及此秋氣淑。
醺酣豈無分,登眺寧免俗。
起行九里松,試插一枝菊。
西風莫欺客,破帽雙鬢禿。
未敢醉向人,藕泉漱新馥。
霞影塔觜紅,嵐光佛頭綠。
沙明疏柳外,尋路繞湖曲。
遠客誰與俱,斯遊未為獨。
佳處心自領,未易語童仆。
應接敢憚煩,山水相追逐。
此間有魚鳥,怪我來不速。
都城無閒官,旬謁廢休沐。
幸茲九日臨,及此秋氣淑。
醺酣豈無分,登眺甯免俗。
起行九裡松,試插一枝菊。
西風莫欺客,破帽雙鬢禿。
未敢醉向人,藕泉漱新馥。
唐代·李石的簡介
李石。少負才名,既登第,任大學博士,出主石室,就學者如云。蜀學之盛,古今鮮儷。后卒成都,時作山水小筆,風調遠俗。卒年七十外。
...〔
? 李石的詩(387篇) 〕
清代:
吳定
佳人有所思,整帶吹參差。楊柳煙波處,桃花風日時。
帆檣暮不息,江漢逝如斯。明月有圓缺,清光終不移。
佳人有所思,整帶吹參差。楊柳煙波處,桃花風日時。
帆檣暮不息,江漢逝如斯。明月有圓缺,清光終不移。
明代:
于慎行
公無渡河,河水湯湯,連山嵯峨。電雨晦冥,龍伯來過。
吞舟鋸齒,其族孔多。公無鳧躍之技,出沒濤波。又無寶璧與馬,歆神之和。
公無渡河,河水湯湯,連山嵯峨。電雨晦冥,龍伯來過。
吞舟鋸齒,其族孔多。公無鳧躍之技,出沒濤波。又無寶璧與馬,歆神之和。
元代:
丁鶴年
東歸間道已浮杯,力疾遙迎日幾回。何處晚來成誤認,風簾竹影月窗梅。
東歸間道已浮杯,力疾遙迎日幾回。何處晚來成誤認,風簾竹影月窗梅。
唐代:
王翰
白云天際閑舒卷,卻似搖搖行子心。云氣有時還變滅,子心無日不登臨。
高林度過含疏雨,遠岫飛回落晚陰。不羨梁公為令子,但存忠孝古猶今。
白雲天際閑舒卷,卻似搖搖行子心。雲氣有時還變滅,子心無日不登臨。
高林度過含疏雨,遠岫飛回落晚陰。不羨梁公為令子,但存忠孝古猶今。
清代:
姚燮
桃葉無家,楊花同命,一十六春如夢。漢碧紗欞煙蘚滿,抹上秋痕無縫。
當年橫燭倚簫,咽露凄聲,能教抱柳纖蟬恐。不信弱蘭風悴,韶華虛哄。
桃葉無家,楊花同命,一十六春如夢。漢碧紗欞煙蘚滿,抹上秋痕無縫。
當年橫燭倚簫,咽露凄聲,能教抱柳纖蟬恐。不信弱蘭風悴,韶華虛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