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驛亭觀江漲,呈竇使君二首
巴西驛亭觀江漲,呈竇使君二首。唐代。杜甫。 轉驚波作怒,即恐岸隨流。賴有杯中物,還同海上鷗。關心小剡縣,傍眼見揚州。為接情人飲,朝來減半愁。向晚波微綠,連空岸腳青。日兼春有暮,愁與醉無醒。漂泊猶杯酒,躊躇此驛亭。相看萬里外,同是一浮萍。
[唐代]:杜甫
轉驚波作怒,即恐岸隨流。賴有杯中物,還同海上鷗。
關心小剡縣,傍眼見揚州。為接情人飲,朝來減半愁。
向晚波微綠,連空岸腳青。日兼春有暮,愁與醉無醒。
漂泊猶杯酒,躊躇此驛亭。相看萬里外,同是一浮萍。
轉驚波作怒,即恐岸隨流。賴有杯中物,還同海上鷗。
關心小剡縣,傍眼見揚州。為接情人飲,朝來減半愁。
向晚波微綠,連空岸腳青。日兼春有暮,愁與醉無醒。
漂泊猶杯酒,躊躇此驛亭。相看萬裡外,同是一浮萍。
唐代·杜甫的簡介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漢族,河南府鞏縣(今河南省鞏義市)人,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杜甫被世人尊為“詩圣”,其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來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他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,影響深遠。759-766年間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。
...〔
? 杜甫的詩(1134篇) 〕
明代:
梁之屏
何處尋真覓島洲,崆峒景物似羅浮。霞流玉乳巖多麗,風捲晴嵐石更幽。
九轉鼎留經歲月,三花樹老度春秋。片云屯蓋祥光映,列宿遙臨瑞氣收。
何處尋真覓島洲,崆峒景物似羅浮。霞流玉乳巖多麗,風捲晴嵐石更幽。
九轉鼎留經歲月,三花樹老度春秋。片雲屯蓋祥光映,列宿遙臨瑞氣收。
宋代:
晏殊
披風別殿地無塵,辟惡靈符自有神。
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極祝千春。
披風別殿地無塵,辟惡靈符自有神。
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極祝千春。
元代:
丁鶴年
高人嗟逝矣,靜樂尚求詩。豈意無為道,翻成罔極悲。
二難勤繼述,一默付希夷。飲水心愈潔,看山意更遲。
高人嗟逝矣,靜樂尚求詩。豈意無為道,翻成罔極悲。
二難勤繼述,一默付希夷。飲水心愈潔,看山意更遲。
兩漢:
佚名
一丘一壑。野鶴孤云隨處樂。篆帶紗巾。且與筠莊作主人。
高山流水。指下風生千古意。壽慶年年。長在新秋六日前。
一丘一壑。野鶴孤雲隨處樂。篆帶紗巾。且與筠莊作主人。
高山流水。指下風生千古意。壽慶年年。長在新秋六日前。
:
郭諫臣
不到名園久,春殘花事稀。林香還入坐,草色欲沾衣。
喬木干青漢,層臺落翠微。平生耽勝賞,日暮竟忘歸。
不到名園久,春殘花事稀。林香還入坐,草色欲沾衣。
喬木幹青漢,層臺落翠微。平生耽勝賞,日暮竟忘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