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年歡 人日,用史梅溪韻
萬年歡 人日,用史梅溪韻。清代。顧貞觀。 小綴珠幡,玉搔首、觸簾散點晴雪。幾箭紅蘭,恰共水仙俱發(fā)。為約檀心磐口,和瘦影、伴成三絕,湘屏掩、整整斜斜,一般冷淡香骨。蕭郎俊游未歇。乍傳柑時候,又擬輕別。打疊離情,待賞新年節(jié)物。挑菜幽期近也,試換取、練裙文襪。臨妝鏡、拂了蛾兒,月中早見春月。
[清代]:顧貞觀
小綴珠幡,玉搔首、觸簾散點晴雪。幾箭紅蘭,恰共水仙俱發(fā)。
為約檀心磐口,和瘦影、伴成三絕,湘屏掩、整整斜斜,一般冷淡香骨。
蕭郎俊游未歇。乍傳柑時候,又擬輕別。打疊離情,待賞新年節(jié)物。
挑菜幽期近也,試換取、練裙文襪。臨妝鏡、拂了蛾兒,月中早見春月。
小綴珠幡,玉搔首、觸簾散點晴雪。幾箭紅蘭,恰共水仙俱發(fā)。
為約檀心磐口,和瘦影、伴成三絕,湘屏掩、整整斜斜,一般冷淡香骨。
蕭郎俊遊未歇。乍傳柑時候,又擬輕別。打疊離情,待賞新年節(jié)物。
挑菜幽期近也,試換取、練裙文襪。臨妝鏡、拂了蛾兒,月中早見春月。
唐代·顧貞觀的簡介
顧貞觀(1637-1714)清代文學家。原名華文,字遠平、華峰,亦作華封,號梁汾,江蘇無錫人。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。康熙五年舉人,擢秘書院典籍。曾館納蘭相國家,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,康熙二十三年致仕,讀書終老。貞觀工詩文,詞名尤著,著有《彈指詞》、《積書巖集》等。顧貞觀與陳維嵩、朱彝尊并稱明末清初“詞家三絕”,同時又與納蘭性德、曹貞吉共享“京華三絕”之譽。
...〔
? 顧貞觀的詩(183篇) 〕
宋代:
韓淲
離群常恨不能佳,桂到秋深處處花。幽討既尋泉水矣,傍搜豈忘月軒耶。
翁留觴酌時煨栗,友為爐熏更作茶。不是襟期安得此,世間馀事我何加。
離群常恨不能佳,桂到秋深處處花。幽討既尋泉水矣,傍搜豈忘月軒耶。
翁留觴酌時煨栗,友為爐熏更作茶。不是襟期安得此,世間馀事我何加。
宋代:
鄭清之
擘天滕六勇如貔,移下瓊臺撲凸奇。
老盡青山真是幻,從渠白戰(zhàn)更無詩。
擘天滕六勇如貔,移下瓊臺撲凸奇。
老盡青山真是幻,從渠白戰(zhàn)更無詩。
宋代:
劉弇
提壺蘆能送好聲,客來長是及門迎。惜花待著連天幕,賭酒須翻卷海觥。
提壺蘆能送好聲,客來長是及門迎。惜花待著連天幕,賭酒須翻卷海觥。
清代:
黃遵憲
水是堯時日夏時,衣冠又是漢官儀。登樓四望真吾土,不見黃龍上大旗。
水是堯時日夏時,衣冠又是漢官儀。登樓四望真吾土,不見黃龍上大旗。
元代:
德祥
顏顏白發(fā)人,窄窄黃茅屋。田園不愿多,衣食聊自足。
狂來溪上行,長歌飲溪綠。家藏一束書,懶教兒孫讀。
顔顔白發(fā)人,窄窄黃茅屋。田園不願多,衣食聊自足。
狂來溪上行,長歌飲溪綠。家藏一束書,懶教兒孫讀。
宋代:
王庭圭
聞說學詩如學仙,怪來詩思渺無邊。自憐猶裹癡人骨,豈意妄得麻姑鞭。
曾似千軍初入陣,清于三峽夜流泉。只今老鈍無新語,楓落吳江恐誤傳。
聞說學詩如學仙,怪來詩思渺無邊。自憐猶裹癡人骨,豈意妄得麻姑鞭。
曾似千軍初入陣,清于三峽夜流泉。隻今老鈍無新語,楓落吳江恐誤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