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黎生下第還蜀
送黎生下第還蜀。宋代。歐陽修。 黍離不復雅,孔子修春秋。扶王貶吳楚,大法加諸侯。妄儒泥於魯,甚者云黜周。大旨既已矣,安能討源流。遂令學者迷,異說相交鉤。黎生西南秀,挾策來東游。有司不見采,春霜滑歸輈。自云喜三傳,力欲探微幽。凡學患不強,茍至將焉廋。圣言簡且直,慎勿迂其求。經通道自明,下筆如戈矛。一敗不足衂,後功掩前羞。
[宋代]:歐陽修
黍離不復雅,孔子修春秋。
扶王貶吳楚,大法加諸侯。
妄儒泥於魯,甚者云黜周。
大旨既已矣,安能討源流。
遂令學者迷,異說相交鉤。
黎生西南秀,挾策來東游。
有司不見采,春霜滑歸輈。
自云喜三傳,力欲探微幽。
凡學患不強,茍至將焉廋。
圣言簡且直,慎勿迂其求。
經通道自明,下筆如戈矛。
一敗不足衂,後功掩前羞。
黍離不複雅,孔子修春秋。
扶王貶吳楚,大法加諸侯。
妄儒泥於魯,甚者雲黜周。
大旨既已矣,安能討源流。
遂令學者迷,異說相交鈎。
黎生西南秀,挾策來東遊。
有司不見采,春霜滑歸輈。
自雲喜三傳,力欲探微幽。
凡學患不強,茍至將焉廋。
聖言簡且直,慎勿迂其求。
經通道自明,下筆如戈矛。
一敗不足衂,後功掩前羞。
唐代·歐陽修的簡介
歐陽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號醉翁,晚號“六一居士”。漢族,吉州永豐(今江西省永豐縣)人,因吉州原屬廬陵郡,以“廬陵歐陽修”自居。謚號文忠,世稱歐陽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學家、史學家,與韓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曾鞏合稱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將其與韓愈、柳宗元和蘇軾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...〔
? 歐陽修的詩(1122篇) 〕
清代:
屈大均
珥筆蓬萊久,三年接御屏。人如若耶月,客是富春星。
莫恨蛾眉短,須愁蘭佩馨。金螭東畔立,可許一沉冥。
珥筆蓬萊久,三年接禦屏。人如若耶月,客是富春星。
莫恨蛾眉短,須愁蘭佩馨。金螭東畔立,可許一沉冥。
明代:
陸深
長江無六月,此語為誰傳。筠簟紗廚里,何人不可憐。
我家本在三江上,竹樹成行更森爽。畫閣含風蘸水開,仙槎到海隨潮長。
長江無六月,此語為誰傳。筠簟紗廚裡,何人不可憐。
我家本在三江上,竹樹成行更森爽。畫閣含風蘸水開,仙槎到海隨潮長。
清代:
毛奇齡
正河陽花滿。秋水芙蓉,艷紅如剪。贅婿淳于千里至,早已題詩齊苑。
喜今日、光生銀管。古署催妝開錦席,看一堂、紫罽鋪香軟。
正河陽花滿。秋水芙蓉,豔紅如剪。贅婿淳于千裡至,早已題詩齊苑。
喜今日、光生銀管。古署催妝開錦席,看一堂、紫罽鋪香軟。
唐代:
康有為
國土同孤注,君王類置棋。金輪篡唐日,叔帶亂周時。
弧眼哀褒姒,衣冠孰柬之。人謀雖欲盜,天命豈能違。
國土同孤注,君王類置棋。金輪篡唐日,叔帶亂周時。
弧眼哀褒姒,衣冠孰柬之。人謀雖欲盜,天命豈能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