戮力同心的成語故事

拼音lù lì tóng xīn
基本解釋戮力:合力;同心:齊心。齊心合力。形容團結(jié)一致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三年》:“昔逮我獻公,及穆公相好,戮力同心,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。”
戮力同心的典故
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夏朝,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一位暴君。他荒淫無道,兇狠殘暴,使得民不聊生,百姓怨聲載道。商是一個諸侯小國,位于夏朝的東面。商的國君湯是一位賢明的君主,他聯(lián)絡(luò)各地諸侯,積極積蓄力量,并遍訪賢士準備推翻夏桀的統(tǒng)治。
一天,有人報告商湯說,賢士伊尹正在莘國的郊外隱居。商湯聽了立刻派使者帶上重金厚禮去請伊尹前來。商湯派使臣去了兩次,但伊尹都沒有答應(yīng),于是商湯便親自去請。他的一片誠意感動了伊尹,伊尹最終決定輔佐商湯推翻夏朝統(tǒng)治。在伊尹的輔佐下,商的國力日益強盛,于是商湯決定興師伐夏。在大軍出發(fā)之前,商湯在軍中發(fā)布的誓師文告寫道:“夏朝君主桀罪惡滔天,老天也決意要消滅他。上天讓賢士伊尹來輔佐我,要我同他齊心合力(這里的齊心合力就是翻譯的戮力同心的意思,原文就是該成語),治理天下。你們要奮勇戰(zhàn)斗,幫我完成上天交予的任務(wù)。”兩軍交戰(zhàn)后,商軍英勇善戰(zhàn),而夏軍卻士氣全無,終于被打得潰不成軍,四下逃散。由于商湯和伊尹君臣同心合力,終于推翻了夏桀的殘暴統(tǒng)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戮力同心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說東道西 | 杜鵬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?” |
綠林大盜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。” |
高聳入云 | 劉伯承《回憶長征》:“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。” |
不驕不躁 | 毛澤東《中共中央關(guān)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(行動和作戰(zhàn))和團結(jié)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錯誤,謙虛謹慎,不驕不躁,是完全有辦法的。” |
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不僧不俗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時沒眼色,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,豈不誤了終身?”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。” |
玉卮無當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
遁入空門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門,我聽見,并不驚異。” |